距離上一篇文章都有一段時間了
最近都在忙著19年秋冬系列的事情加上這段時間都和很多不一樣領域的單位開會討論一些好玩的東西,都沒什麼靈感寫廢文啦!
不過剛好最近又覺得有些話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也覺得大家可能對這課題都懷著一份好奇心所以就盡量寫寫看吧。
準備好浪費你的時間了嗎!
“為什麼賣那麼貴?”
多多少少這句話我們都聽了無數次,也被無數不認識我們的人問到。
「這種襯衫在某某店買比你的便宜啊」
「這種價格可以買國外某某牌子的」
「才一件襯衫就賣這麼貴?」
我通常不會去質疑或去judge任何問過我們這些問題的人
因為我知道他們不了解或接收不到我們要傳達的事情
這也是表現到我們做到不足和需要更進步的地方
不過我們想分享一下我們如何定價我們產品的方式
(慎入以下會串插些數學題,對數學敏感的朋友們小心唷)
首先一件產品售價如何定製出來 大家的認知可能是
【製作成本】+【毛利】= 售價
這個算法不完全正確,只恐怕往往一般消費者認知的成本就只是布料成本,頂多再加上車縫費用,但實際上還有很多隱藏的成本還沒被列出,我們先説一些比較具體、比較有機制可以預估的項目,像是:運輸費、進口稅、樣品費、網站費、拍攝費、行銷費、包裝費、銀行手續費……
再來是一些比較難預估的成本,像是:顧客服務、過季打折、寄賣抽成、本地消費能力……
最後,最抽象、最無法量化的成本有:設計、創意、靈感、智慧財產、時閒等等這些最核心的成本。爲甚麽是最核心,我們簡單舉一些例子:一個畫家嘔心瀝血的畫作,大家應該不會說它只是畫布跟顔料對吧?大家也不會說 Kaws 或 Futura 的平面作品就只是帆布跟顔料對嗎?
好,那我們把以上計算方式回來套用在我們19年春夏商品打個例子
【T恤製作成本】RM50 +【運輸費】+【進口稅】+【網站費】+【拍攝費】+【行銷費】+【包裝費】+【手續費】+【寄賣抽成】+【毛利】+…………= 【售價】RM159
以上所列出的無一不是我們需要納入考量的項目,當然,也還包括了商品的利潤,不然我們就無法繼續營運下去,*無法再跟大家胡説八道了XD * 無法跟大家分享更多美好事物甚至是貢獻社會了!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大家了解我們定價的方式和對我們的運作多一份瞭解。
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喔!
說不定我們可以多寫一些關於銷售類型的文章分享給大家了解一下。
當然,可能我們的售價對在本地某些群眾來說是比較難負擔得起
也有人告訴我們可以用些比較便宜的面料和輔料來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毛利
對於我們的看法是 價格戰對長久以後會沒幫助的
當我們今天可以比某些牌子便宜的話 明天也一定會有牌子會出更便宜的價格來打敗我們。
這種惡性循環對於整個大環境和商業道德來看是不利的
此外,一件衣服的價值,何謂貴何謂便宜,我們對於這個議題也有一些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説起來也預計足夠寫一篇文章,不然下次來研究一下好了。
每個人付費購買某些東西的背後意義不單單是能讓其單位能夠經營下去,
更根本的意義是你支持和認同其單位的想法和他們的意向。
所以當我們因為便宜而沒去理解其單位在產品背後可能利用些童工或廉價勞工 買了其公司的產品的話
就意味著我們無形中支持了這種舉動 而這是不是我們想要的的呢?
然而我們就盡我們可能 如果是那麼幸運能繼續營運下去的話就推出更多更好和更多元化些的產品給這市場,給大家提供多一份選擇。
自己是覺得身為消費者不必煩太多,在各品牌產品上多看、多研究,然後順從自己的財力能力和直覺去下手就好
好啦 開始不知道怎樣結尾了
如果大家想多看我們寫這類型的文章的話 或是有什麼樣類型的題材要我們分享一下的
就在下面留言吧 就這樣 Bye~
最後,分享一下 Karen O 最近 cover The Velvet Underground 主唱 Lou Reed 的 Perfect Day.
Yorumlar